KY.COM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开元(中国) > KY.COM速递

中秋月圆 和谐家园——中学部传统节日之“中秋节”系列教育活动之——感受中秋诗词佳句 再品中华精神文化

发布时间:2010-09-25

中秋月圆   和谐家园

——中学部传统节日之“中秋节”系列教育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来临之际,中学部将通过“中秋月圆  和谐家园”主题升旗仪式、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讲座和“中秋月圆  和谐家园”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活动之——感受中秋诗词佳句   再品中华精神文化

主持人:团委书记孙校茹

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校团委的孙老师,很高兴又能在广播中与大家见面!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这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 你了解多少呢?

文人赏月、秋暮夕月、吃月饼、舞火龙、兔儿爷、烧塔等,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习俗。那么,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校园文化中秋系列活动又出新篇。今天,为同学们请到两位来自语文组的教师嘉宾,他们分别是七年级任课的王桂娟老师、六年级任课的姜蔚老师。让我们掌声欢迎两位老师的到来,稍后他们将会分别为大家带来中秋的诗词佳句,并为我们示范朗读,诠释作品。

日常郎朗书声,教师引领;课下自主积累,水到渠成;诗言志、词传情,吟诵美文在文化积淀中,感受中秋诗词佳句,再品中华精神文化。下面,有请两位老师带我们共赏中秋佳句。

王桂娟老师与同学共沐古代诗词之光

“诗韵飘香”王桂娟老师    大家好!我是语文组王桂娟老师,我和大家一样爱着文学,爱着朗读。    今夜中秋月华如练,共沐古代诗词之光,让我们注目咏月诗这一瑰宝。咏月诗表现了思乡怀人情怀;探寻宇宙人生哲理;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浪漫主义的豪情;月,是诗人灵感的源泉,李白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名句都是对月而歌,情真意切,咏出了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的是李白《把酒问月》一诗。这首咏月抒怀诗描绘海天、明月景象,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加以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这首诗虽然随兴挥洒,但感情奔放,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美,浑成自然之妙,被称为古今“首创调” 。接下来。王老师来朗诵一遍这首诗歌。《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下面,我们再来细致赏析一下本诗,老师谈谈理解。开头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倍有诗味,当你无意于追攀时,明月或许万里相随。诗的语言运用惟妙惟肖,以“飞镜”作喻,以“丹阙”陪衬,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又穿插了景物描写,浮想联翩引用了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的明月形象,展现着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诗人由酒写到月,又由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展现了什么样的哲思?明月长在,万古如一,而世间世代更替,短暂的人生倏忽即逝。人类无法主宰,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    本诗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句, 曹操《短歌行》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略用李白词句,流露出了同一种人生感喟。    最后王老师愿大家在古文积累中涵养性情,搏发才情,谢谢大家!

姜葳与同学共同欣赏和品味《月夜吟》

大家好,我是语文组教师姜葳老师,刚刚王老师为同学们吟诵了一首古代诗歌。如果说王老师的朗读为同学们营造了一种时空感,那么姜老师即将要推荐的现代诗歌《月夜吟》则会呈现出一幅画面——静夜凝望,深思畅想……

月夜吟

梁谢成

月亮石夜的眼睛

有了月亮,夜

才容光焕发、表情生动

不是还有星星么

是的。但星星

由于缺乏大家风范

所以它很难走进我的心中

 

我爱月亮

不论它阴晴圆缺

不论它明朗朦胧

只要夜空丙纶乍升

我的心田

便会掠过一阵阵皎洁的风

 

月亮也是爱我的

假如你不相信,请与我同行

那是,你定会看到——

我走,它也走

我听,它也停

而当我躺在床上酣然入睡

它又会匆匆赶到窗前

默默守护着我的梦境

所以月夜

我并不感到寂寞

当风用手指

把月光的琴弦拨弄

当云用手帕、

殷殷揩拭茫茫的夜空

它那透明的声音与甜美的微笑

又沉醉了多少仰慕的心灵

 

我在喧闹的月夜

提炼宁静

我在安谧的月夜

浇铸沸腾

我坚信——

只要青天不老

月亮就会永远年轻

而只要有月亮在头顶辉煌

我心中就会有月光斑的诗情

汩汩奔涌,弥漫苍穹

我总是很好奇:为何明月总能闯入诗人的梦境,撩拨敏感的心弦?于是,在厚重的书卷中留下了你的倩影,承载了万古如一的思情……

那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那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那是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思恋和怅惘;

那是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

为何这样的文字只能在古典诗词中流淌?纷繁的生活常常让我们失去了欣赏和品味的豪情,曾经的那份欣喜只是枯燥的在书卷中回味。属于现代人的恬淡心性日益变得枯竭,而换做近利与急功。浮躁的心性是不是也可以用仰望来驱散?这首诗让我们懂得:只要静心观察总能发现曾经的美丽。总会沉醉仰慕的心灵……

【结束语】

聆听师长的声音,我们将思维和视野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我们懂得,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文学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佳句、名句的朗读、积累、理解与运用。愿郎朗书声,唤醒沉睡校园;广博积累,播散智慧火光;理解运用,联通多方学识;美文佳作,点亮深邃思想。让我们在古韵的儒养中拥有良好的修养;在文化的陶冶中,传承民族的精神!

活动之——中学部“中秋月圆  和谐家园”主题班会

关尚敏书记、陈晓冬主任参加八年7班主题班会

金颖主任参加七年9班班会

张连峰主任参加六年2班主题班会

九年19班主题班会

九年23班主题班会

九年10班主题班会

九年7班主题班会

七年5班主持人在主持班会

七年11班学生积极认真参加主题班会

六年1班学生认真参与班会

摄影:高洪卓 文字:李丽莉 信息上传:谢绍霞

点击预览原始图片!